chapter65
崔明宇说:“快十年了,没人记得那照片。”
“妈当年不应该逼你辍学,你学习好,将来肯定能考个好大学。”
三人站在旅馆楼道里。水泥地白瓷砖墙,老旧吊灯衬托得更逼仄。宋槐听他们一句接一句的道歉,像念着忏悔录。
“所以问我要钱,是这个意思吧。”
都不说话了。
她发觉宋妍精神病确实好的差不多,都能合伙崔明宇算计钱。
“说清楚了,只有五万,我一份不会多给,你们拿上钱就走,咱们以后谁也不欠谁。至于我妹,你们不能带走。”
宋槐的人生毁在他们手里,那个积极向上的孩子早死在高中那年。孟衫给孩子找的小学很不错,老师也负责,她加进班群每天能看到许多视频、照片。班主任时刻记录上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午休和餐食。
妹妹的璀璨才刚见雏形,宋槐决不能让她回槐林。
县城近几年没发展过,什么资源都稀缺。
她和妹妹关系挺好。在那只有两人的家里相依为命,似乎连着筋骨长大的。妹妹不能走路她就背着,被子裹住往腰间打个结。当时还接下针线活,缝衣服裤子,给人织毛衣、围巾。也是慢慢学会的,织的有多快取决于流几滴血。能走路了还帮她洗抹布、递针线。
“非要接我妹妹的话,五万也不给。”
一声令下,不留他们反驳机会。
宋槐准备到建行取五万,银行卡不在包里,半夜十二点也没出租车。天全然变黑,楼道里常听到的车流声早消匿。
最终坐上黑车。
告诉司机目的地。
车比较脏,满是烟味儿,轮胎滚动声穿过玻璃,朦胧的覆盖耳膜。
.......
温诚整夜都在沙发上窝着睡。在阴冷潮湿的出租屋内,隐隐感到不安。听到老式门锁咔吧一声响,本能般坐起来,拖鞋都来不及穿,光脚蹚过去。他看到宋槐眼眶湿红,眼下疲态尽显,气球扎破泄了气似的放下包,走进卧室。
他跟在宋槐身后,视线略过脸颊看到她手里的银行卡,下巴扬扬:“取钱?”
宋槐真觉得自己哑巴了,怎么也说不出口。不知是冷风吹干脸上的泪,皮肤干涩痛痒,火辣辣的疼。
“十二点半了,又准备去哪儿呢?医院?你妈是不是要住院,多少钱,我送你去。以后有事儿能不能别瞒着,你活的累不累。”
累啊,当然累。
可谁愿意这么累。
宋槐本想从卡里取五万,谁料温诚把卡劈手夺走,说他零钱有六万多,住院费足够,剩余费用看大夫怎么说。宋槐没开口反驳这个错误,任凭他抱她,手掌揉着头发,像视频中安抚小朋友的宿管老师。
她也被他当成孩子呵护,瞬间小了十岁。宋槐头抵着温诚胸膛,指尖死死攥着他衣服,他衬衫太冷了,不过面料内的皮肤很热,她像刚蹚过极寒之地,贪婪吸收他的温度。
她的背影是那样脆弱,身体轮廓不再挺拔,似融化般歪斜。快撑不住了。
在长大后被当孩子照顾多难得。
问题谁家小孩子撒谎,编了圈套把他罩进去。
谎言很快被揭穿,温诚会怎么看她。
骗人会上瘾的。
车原本往医院方向行驶,最终拐去那所偏僻旅馆。车门刚关,温诚看到门口站着两个局促且沧桑的老人。其实也不算老,就是太朴素,穿着过于破旧,像上世纪的人。
温诚似乎明白宋槐为什么不想带他见,无非打扮朴实些,坐火车从县里来。
这有什么的?
几年前他做过公益广告,亲眼见过山区环境,那才真叫贫瘠。几块砖磊起来就算教室,支教老师一人代所有科目。黑板、课本、桌椅,都是残缺简陋的。可喜的是广告传播,那座山的孩子得到许多爱心人士资助,多半都走出大山。
宋槐戴上羽绒服帽子,拉链拽到下巴,下意识缩起来:“他们想回老家养病,钱不够了。”
“要多少?”
“......五万。”
温诚看她,宋槐就躲。
“让我过去么?把钱给他们。”
“我自己去就行。”
温诚靠在车上打开微信,给宋槐转了六万五。
宋槐迎风穿过小路,走到对面给宋妍转账。崔明宇一瞧是六万多,眼神儿差点不会转弯。再望那靠车而站的男人,长胳膊长腿穿呢子大衣,他眼神又和宋槐不同,相比冷淡和坚韧,是更胜一筹的坦荡,是未经社会人际磋磨的底气。他明白,只有钱才能养出这种男人。
钱多才能气定神闲,为所欲为。不管钱多少、官儿多大,崔明宇忍不住问:“你结婚了?”
“没。”
“这钱都是他的?他一次能给你六万块?”
“你那包很贵吧,多少钱买的?也是他送的?”
宋槐不理他。
当温诚的面不能吵架。
回程路上宋槐想明白为什么他们之间,总有接二连三的谎言。
因为喜欢和爱。
感情将人心缠住,任你钢筋铁骨也绞不过它。谁都渴望向对方展露最好一面,尊严和配得感就此萌芽,她害怕难以启齿的过去被温诚发现。
宋槐始终塑造了差不多的人设,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当感情失真,也意味着大厦将倾,相处失衡。他们的爱情始终隔着层东西,根本不健康。冥冥之中让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所以宋槐眼神躲闪,看哪儿都不自在,温诚想到这不禁笑笑:“你别那样,县城哪儿不好了,你看咱们这座城,包括北京,上海,外地人比本地人还多,大家都是从不同地方来的。”
他以为她在自卑父母的窘迫,所以说这话开解她。
温诚初二还让宋槐去给他们买点衣服,日用品,行李箱,总共几万。还告诉她箱子一定买两三万以上的,质量不会太差。
宋槐没要温诚的钱,直接去找宋妍。她想用自己的钱了结往事。
因为还念着那点不浓不淡的血缘,宋槐对宋妍说:“你们以后别回来见我,各过各的生活,我已经仁至义尽。”
宋妍对她不上心,她凭什么学乌鸦反哺。从小到大都像路边杂草,落雨就喝点水,干旱就坐等枯死,没人问,没人管。连她的名字也草率。估计宋妍余光撇到某个广告牌,上面写槐林县,所幸取个槐字。
牙膏牙刷、毛巾、脸盆这些日用品,宋槐都放推车里。没看标价,只管哪个结实耐用。
宋妍却还保持从前的习惯,下意识偷看价牌,贵的人心发慌。她只认为自己女儿走了老路,经济来源全靠男人支持。
这是宋槐见亲生母亲的最后一天。以后再不会有。
她给宋妍买新手机,一千左右的,性价比高好好保护能用五年。但没办电话卡,充流量包。随后把原本的旧手机扔垃圾桶,也没让宋妍先保存电话号码。
宋妍凑近垃圾桶,不可思议的问她:“干嘛扔了,那么多号全没了,我记不住。”
宋槐没给她理由,答案是彻底断绝关系,让她们下半生都失联。中国这么大,找个人可不容易。她要杜绝任何被吸血的可能。也想好了被老家人怎么诟病,无非职责她不守孝道,当年不检点,长大又变成白眼狼。
她拉上宋妍胳膊:“走吧,吃个饭,你们下午的火车?”
“.....嗯,下午六七点吧。”
宋槐带宋妍去自己常吃的烤肉店,有时在MF工作忙,来这点碗烤肉拌饭,省时还便宜。不过今天中午宋槐要了满桌的肉、蔬菜,饭后水果。
在嘈杂热闹中,母女俩安静的吃完散伙饭,宋槐就在商场给宋妍收拾行李。摊开黑色硬箱,学温诚那样把东西分门别类整理妥当。
买了些苹果,放在最上面。
基础证件和现金放宋妍贴身口袋里。
收拾完正好下午四点多,宋槐让宋妍找崔明宇,提前去火车站等。
宋妍却含糊不清:“他去银行存钱了,六万多呢,还了钱我们就剩一万,放微信可不保险。”
宋槐没再接话。
她只想快点儿让宋妍和崔明宇离开,结束自己过去的全部。真正的,独自活在阳光下,像个普通人,有尊严,有体面。
最主要的:她不想再编更多的谎言。
空闲下来宋槐和宋妍并排坐在商场椅子上。她这才看到手机里许多消息。
有种从过去突然抽回现实的感觉。不少人发来新年祝福,何莹莹发来很多照片,是北京那边的特色小吃,还有年夜饭。
当然还有孟衫。她送来天大喜讯,告前夫交易的案子胜诉,成功把他送进局子蹲半个月,后来又因家暴,追加半月。可把孟衫高兴坏了,可比赚真金白银还值当。她带崔宣去呼伦贝尔的蒙古包吃烤全羊,五千元一只。
张晨曦、阿金,公司群聊,宋槐挨个回复。
到陈丰这她停下。两人的矛盾嫌隙明显没解开,却被陈丰轻飘飘吹过,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他发了几张夜景,说自己在上海。二十层高楼从上望下去,外面车流川息,流光溢彩,尽显外滩繁华。
有那么瞬间向往。
当以为全部妥帖、能重新开启生活那刻,宋槐明白自己错了。
她的人生把握不到自己手上。
起因是接到一则陌生电话。
刚才有个未接来电,响铃长达六十多秒,手机装包里没听见。来电显示是疑似诈骗。两次号码相同,宋槐犹豫的回过去,那边风声赫赫,基本听不清。
“你说什么?”
那女人抬高声音:“是你老公吗?!诶,醒醒,你老婆叫什么来着?”宋槐隐约听到温诚断断续续在说:“宋.....宋槐,宋槐......”
“什么?你是谁啊?他在哪儿呢。”宋槐脸色刷白,无意间和宋妍对视一眼,看那不自在的神色,大概明白怎么回事儿。她顾不上管那么多,只先问陌生女人:“那他现在在哪儿?”
“南站旁边那家湘菜小馆,出了站往前走八百多米就到了!他这手表,钱包里的卡全空了,也不知道是喝过去了还是晕倒了.......”
听到后半句话时,宋槐在马路边拦车。即使鸣笛声再混乱,也竖起耳朵仔细听。
坐出租车里一路催司机能不能快点,再快点。可惜商圈附近堵车,换来司机冷眼。
赶到时湘菜馆的老板娘看门口神色慌张的女人,立马知道是谁,走宋槐身前指着桌上瘫倒的男人:“进医院洗胃吧,喝到假酒了。”
菜馆子的桌很小,温诚半个身体架上去几乎没空间,他两手垂下,脸正正埋在桌面。桌角是三瓶倒了的茅台。
老板娘走到桌前拿起茅台,翻个举到宋槐眼前:“看,假酒,估计几十块一瓶,喝多了能把人喝死。”
她难以描述那种感觉。浑浑噩噩,脚步虚浮,颤抖着摸出口袋里的手机,按下120。
......
温诚早没了意识。唯一生命体征就是还在呼吸,心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