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周五,阳光明媚。
上午10点多,天坛公寓门口已经聚集了一群记者,如同守候在战场边缘的侦察兵,焦急等待着即将出征的英雄们。
尽管队员们还没出现,但一大堆行李早已在公寓内“排好队”,仿佛是一支静默的军队,等待着被召唤上战场。
国乒队将从天坛公寓出发,踏上世乒赛征程。首站先抵达奥地利,在维也纳的施拉格乒乓球学校进行备战,以适应欧洲的气候和时差,5月5日将直接前往鹿特丹,准备8日开始的世乒赛。
本次世乒赛,国乒队做好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工作,三名队医和一名体能师将如影随形,为队员们的健康和体能提供坚实的保障,而体能师的加入,更是国乒历史上的首次,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对本届世乒赛无比的重视和期待。
除了人员配备,赴欧洲半个月,队员们的饮食成为球队关注的重点。早在三天前,领队周康年就开始着手询问队员们爱吃的零食和干粮,最终金枪鱼罐头成为队员们最爱的首选,共携带了80盒金枪鱼罐头,还有方便面、巧克力、蛋黄派等,辣酱、榨菜、辣白菜、酸辣粉等重口味的“下饭”食品也占据了相当数量,它们将为队员们的味蕾带来家乡的味道,为他们的比赛注入活力。
这次带了2000个乒乓球、不少储存比赛录像的硬盘,加上吃的用的,打包的纸箱足足有29个。
快到11点时,西装革履的汪华第一个从公寓内走出,记者们就像看见猎物的狼群,立刻蜂拥而上,汪华接受采访时说:“毕竟这是奥运会之前最大的比赛,希望通过这个比赛确立自己的位置和信心。”
随后,其他队员也陆续出现在大家面前,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心情不错。而他们的发型更是抢眼,严安染了头红发,而甄俊左边头发一道特意剪出的印记更是惹眼,他笑着解释:“这是‘一’的意思”,寓意了要争第一。”
女队员们也不落后,方穗禾和邓琳都是一头红色短发亮相,陆筝也别了俩红色的蝴蝶结发卡,寓意“鸿运当头”。
关于染头,陆筝其实小小的心动过,然而……
“你要是敢染成红的,我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沈听筠的语气十分和善,甚至脸上还带着微笑,但陆筝明显感受到电话那头传来的杀气,她立刻歇了心思,只好另辟新径也应景地戴点红色。
除了大家的发型显眼,男队每年的保留节目也开始了。
从主帅李国伦到大将冯励,小将钟承翊,他们全都将领带抓在手上,直到看到了林立骅,李国伦满面春风迎了上去。
领带系好后,李国伦对镜头说道:“大部分人都不怎么会,平时都是直接把领带圈摘下来,下次直接套上。”
冯励出现在记者面前时手里还拿着领带,李国伦见状赶忙上前帮忙。
其实李国伦早就会打领带了,他就是想让林立骅上手而已。
陆筝正在帮罗晓溪系丝巾,钟承翊右手拿着雪糕,左手拿着领带,闲庭漫步走到陆筝身后,他的目光落在陆筝忙碌的双手上,自顾自接着吃雪糕,一言不发等待着。
罗晓溪看向他时,他还礼貌地点了点头。
“承翊!”不远处的孙湛朝钟承翊招了招手,喊他过来打领带,但钟承翊淡定地指了指陆筝,很明显不准备过去。
陆筝似乎完全沉浸在她的丝巾艺术中,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
罗晓溪微微侧头,没太懂钟承翊的想法。
在场这么多人,找人帮忙打领带不是什么难事,程启和冯戎都在教练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一步骤,偏偏他还悠哉悠哉吃着雪糕,非要等腾不出手的陆筝。
“陆筝,你后面来了个排队的。”罗晓溪出声提醒。
陆筝闻言转过头去,只见钟承翊正站在那里,右手拿着已经快吃完的雪糕,左手随意地把玩着领带。他的表情轻松,仿佛在享受这一刻的悠闲,完全没有因为等待而显得不耐烦。
“你这是在等我?”陆筝也有点茫然。
到处都是人,干嘛杵这等她?
钟承翊点了点头:“是啊,我觉得你的手法看起来更专业一些。”
陆筝一时不知道怎么评价他的理由,这份突如其来的“专业”认可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他从哪看出来她专业的?他又是怎么判断专不专业的?
陆筝也没回他,继续转向罗晓溪,迅速地完成了丝巾的最后一道工序。
“好了!”
“辛苦了。”
罗晓溪颈间的丝巾结精致而优雅,陆筝很满意,罗晓溪也很满意,她抬起手用手背轻轻碰了碰陆筝的脸颊。这样的动作方穗禾徐梦等人常做,但放在罗晓溪身上就显得有些笨拙,陆筝感受到了这份无声的亲密,甜甜一笑。
罗晓溪离开后,陆筝才转过身去看小孩哥,他手里的雪糕已经吃完了,拿着根木棍,领带依旧随意地挂在手指上。
“我教你怎么打领带。”陆筝也不管钟承翊想不想学,她只管陈述,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
她可不惯着他。
钟承翊没说什么,任由陆筝将领带从他手指间抽走,然后站在她面前,像一个认真听讲的学生。
她想教就教吧,反正学不学、学得会学不会,都是主观的。
李国伦能厚着脸皮压榨林立骅,钟承翊如今也有这样的想法压榨林立骅的徒弟,不得不说这两对师徒是有点孽缘在的。
“看好了,这是第一步,领带的宽端要放在你的右边,窄端在左边。”陆筝边说边示范,她的手指轻轻一转,领带的两端便交叉在一起。
钟承翊站直了身体任由陆筝摆弄,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陆筝的动作,似乎想要把每一个细节都刻在脑海里。
“然后,宽端从后面绕到前面,再从领口下面穿过来。”陆筝继续指导,她轻松地完成了这个动作,领带开始呈现出一个漂亮的形状。
“最后,宽端从前面绕到后面,再从刚刚形成的环中穿过来,轻轻拉紧,就完成了。”陆筝说着完成了最后一个步骤,一个完美的领带结出现在钟承翊的领口。
“看,就是这样。”
“嗯,看起来挺简单的。”钟承翊摸了摸领带结,随口说道。
陆筝一下子拍上他的手背,把他的手打下去:“学会了是吧,那就自己来。”
说着就要把刚系好的领带重新扯松,钟承翊连忙阻止她,抓住了她的手腕:“都系好了就别折腾了,下次我自己来。”
陆筝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反驳道:“我系的我都不嫌折腾,放手。”
“放手”两个字咬字无比清晰,尾音稍稍拖长。
钟承翊败下阵来,但他还是没有放手,反而轻轻用力:“其实我没认真看。”
“下次,下一次我肯定好好学,我保证。”
陆筝眉头微蹙,觉得既无奈又好笑:“你是在耍赖吗?”她轻轻挣了挣被握住的手腕,却发现对方并没有松开的意思。
“你教得那么认真,我如果一下子就学会了,不是显得很没有技术含量。”明明是开脱的话,钟承翊的表情却十分认真,陆筝更想笑了。
打个领带要什么技术含量?
“我发现你说话真的很有意思。”
“好吧,这次放过你。”陆筝说着,最终还是妥协了,没有将领带解开。
这个人有时候真的很像小孩子。
陆筝已经无法把她印象里的钟承翊和电视上报纸上的钟承翊联系起来了。
“我会记住的,你也好好记住,下——次。”
“好。”一个字,带着十分的认真,仿佛是在对一项重要任务做出承诺。
陆筝又挣了挣自己的手:“可以放了吧。”
两人之间的小插曲被现场的热闹淹没,但仍旧有眼尖的记者发现了华点,那是央视五台的体育记者刘冠廷,他是乒乓球项目的专项记者,和国乒队也是老熟人了。
当晚,结束了一天工作的陆远鸣回到家里,开始在电视上收看央视五台推出的专题报道《点将鹿特丹》。
「女播音员:在今天中午的时候,中国乒乓球队一行31人离开了国家体育总局,踏上了鹿特丹世乒赛的征程。」
「男播音员:中国乒乓球队此行的目的就是包揽世乒赛全部5个单项的冠军。」
「解说词:原定中午11点出发,提前一个小时,公寓门口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对于平时穿惯了运动服的队员们来说,要打好领带还不太容易。」
「解说词:教练吴松青在给程启介绍着打领带的要领,女队的小将陆筝也在给钟承翊示范教学。」
陆远鸣靠在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眼睛盯着电视屏幕久久不动。
他的心里五味杂陈,既有对女儿成长的认可,也有那么一点老父亲特有的不得劲。
他记得陆筝小时候总是好奇地看着他打领带,那时候的她会兴奋地拍手称赞,然后拉着他的手要求再试一次,如今,她已经成为了国家队的一员。
为国出征,和队友们相处融洽,这让陆远鸣十分欣慰。
而她的打领带技能和耐心也用在了队友身上,这就让陆远鸣有点吃味了。
从前陆筝只给他打领带。
“钟承翊。”陆远鸣默默念叨,然后拿起手机给陆筝发了一条信息。
电视上,李国伦的发言掷地有声。
「解说词:老有汪克明、冯励,中有汪华,还有冯戎、钟承翊这样的年轻选手,可以说,中国男乒目前处于一个非常具有优势的状态下,不过主教练李国伦却有不同的看法。」
「李国伦:中国男乒现在看上去人才济济,但是像08年时能真正值得信任的人,还没有完全出现。所以我们还是要通过世乒赛这样的大赛检验队员。」
「李国伦:因为我们现在也面临着新老交替的时候,年轻队员在大赛中还没有建树,我们的小将必须通过这样大赛的洗礼,抢班夺权,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选手。也希望老将让大家看到鼎盛时期的最佳状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标,但都是想用世乒赛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