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而门帘微动,一道长身玉立的身影迈了进来,兀自绕过了那扇落地插屏,边走边道:“臣大老远就听到娘娘又抱怨药苦,是与不是?”
嘉月一抬眼,见他应时地穿着一袭春辰的宋锦直裰,柔软的面料,腰间系着墨绿绦带,宽衣博带,走路生风,似笑非笑地朝她望来,竟有几分拓落不羁的模样。
她剜了他一眼,扔下奏折走了过来,“满口胡诌,本宫说的是梅子酸。”
“是吗,那臣也许来得正是时候。”
“何出此言?”
“傍晚臣经过仙桥底下,见一家糖铺正要打烊,糖霜玉蜂儿①大削价,八两的一袋只需六文钱,臣尝了一颗,清脆可口,甜度适中,便给你买了一袋,闲暇时候剥着当个零嘴吃。”他一壁说着,一壁从宽大的袖笼里取出一个油纸包裹来。
嘉月暗暗咽了咽口水,睨着他问,“那掌柜姓的什么?”
他替她拆了缠绕在包裹上的线道,“臣看那招幌上写着沈记,大约姓沈吧。”
嘉月从前在公主府时,便很喜欢沈记的果子,尤其是糖霜玉蜂儿,更是令她念念不忘,这会子嘴还苦呢,这甜丝丝的果脯子,来得可真是时候了。
再说记忆里的东西,不一定多好吃,只是多了情怀辅成,便再难寻得了。
原来这世上真有如此巧合的事,在她白天刚经过公主府心潮暗涌之后,当她刚喝完一碗苦涩难忍的汤药时,他便带着糖霜玉蜂儿来到她面前。
那颗刀枪不入的心,到底被他撬开一道小口,一股暖流慢慢地淌进了她的心里。
她的声音有几分雀跃,“没想到竟让你歪打正着碰着了,你不知道吧,仙桥底下还有另一家柳记糖铺,她的糖果子不新鲜,果子干瘪,还有一股哈喇子味。”
“娘娘还真是见多识广,那么阿福家的羊肉馎饦,江家的糖烧饼也吃过了?听说这两家开了十几载,想必……”
她从袋子里捻出一个玉蜂儿,剥出一颗莲子嚼了嚼,一股莲子的清香立刻充斥了整个口腔,甜津津地在舌尖跳跃着。
她满足地眯了眯眼,却摇头道,“你听谁说的,这两家又贵,味道也一般,专门坑的像你这种人傻钱多的外乡人。”
他眉骨动了一下,难以置信地重复了一遍,“人傻?钱多?”
“啊……”她怎么不小心把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她赶紧剥了一颗莲子塞入他口中,“尝尝。”
他眼里含笑,可嘴上却阴阳怪气,“娘娘如此了若指掌,不如改天带臣这个‘外乡人’游历一番?”
她讪讪一笑,“以后吧,多的是机会不是?”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玩暖炕边上走,嘉月蹬掉了翘头履,盘腿上了炕,抽出了本册子凝神看着。
“什么册子看得这么出神?”燕莫止接过她手上的玉蜂儿,剥开莲子,一颗颗送入他口中。
“户部呈上来的田赋册子。”
“哦……”
嘉月一边翻着册子,一边续道,“三月以来,每月上交的田赋愈来愈少,国库的开支又多,照这个势头,不出几年,国库便该被掏空了。”
燕莫止跟着点头,“娘娘果真深谋远虑,你的想法是对的,先帝在时便以改进了税赋,然而上交的田赋依旧是一年比一年少,这其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差池?这庞大的数目又入了谁的腰包?”
“地方小吏克扣一点,大吏再克扣一点,一级级叠加上去,你说呢?”这种官场上的藏污纳垢已经算不上秘密,各朝各代,每时每刻总会一遍遍的演绎着这种事情。
嘉月又拿出了另外一本册子,横臂一伸,递到他眼前来:“你再看看这个,这十多年来,人丁出生、迁移,亦是有很大的问题。”
土地、人口,每一个数据都与实际相差甚远,那么就给这桩贪墨案笼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要想彻查,也就难上加难。
去年大肆被封爵提拔的那批官员,到此刻便可以派上用场了,只是,还远远不够,只怕动了这条链子,反而会令他们身陷囹圄,查是必须得查,却还需要更有威慑的人,作为他们的定海神针。
燕莫止啪的一声合上册子,主动道,“这件事,娘娘不必忧心,您交给臣,臣当仁不让。”
“你能吗?”
“臣好歹也入仕多年,还是有些靠得住的亲信,不必担心我。”
“谁担心你了……”她的睫毛像是停着一只蝴蝶,翅膀扑闪扑闪的。
燕莫止与她相处久了,总算是摸出点门道来,譬如她说含情脉脉的说爱时,未必有几分真情,可当她矢口否认的时候,恰恰说明她内心的动摇。
她才二十三岁,还那么年轻,即便面对臣子,她总是板着脸刻意装的老成,可在独处的时候,她偶尔还透露出那一点女孩子的娇态。
山不见我,我自见山。
他心头一颤,挪到她身侧坐下,将她曼妙的身子轻揽入怀。
她不是那等扶风弱柳的身姿,相反,因自幼习武,她的身材匀称,肉都长在它应有的位置上,轻轻一掬,杏仁乳酪般的触感就在股掌之间溢了出来。他思绪有些飘移,不知道衫裙之下的肌理,是不是也是杏仁一般的颜色?
嘉月的手也有着自己的记忆,从他腋下绕了过去,抱住了那紧窄的腰,耳畔是他有力的心跳。
她闭眼听着,仿佛来到浩瀚无垠的大海,滔滔巨浪一次次席卷而上,像极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碰撞出铿锵的声音。
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座山,山壁嶙峋冰冷,却巍然屹立在惊涛巨浪中,给了她一丝喘息的机会,又能助她走得更远。
就在去年,她还动过要与他断绝这段暧·昧关系的念头,然而出师不利被他拒了,却不知何时他们竟演变成这种关系。
她想这样也好,若能平衡这一段微妙的关系,她也不会吝于分出一点爱给他。
翌日朝堂之上,又是太后与摄政王吵得不可开交的一天,底下的廷臣们个个恨不得变成一只鹌鹑,以免被引火烧身。
起因是太后提起尊祖制重新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原本按祖制行事倒也无可厚非,没想到摄政王绷起脸,竟不留情面地指出如今国库空虚,不得劳民伤财。
太后也是软硬不吃地奇女子,既然摄政王不同意的,非要与他对着干,看得大臣们连连摇头,心道,这太后虽有几分智慧不假,可性情到底过于鲁莽,难成大事啊。
幸好摄政王是个稳重的人,否则这朝堂不就乱套了嚒。
如此僵持了半天,那个老练圆滑的郦首辅才举着笏板站了出来,却是附和嘉月的话,“娘娘尊祖制行事,老臣绝对支持,摄政王说的虽也是事实,不过,前几年朝堂瞬息万变,有些事情确实是一拖再拖,不得再一成不变了。”
“郦首辅说得不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今是河清海晏之时,又无大兴土木,莫非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摄政王如此抗拒,朕可要怀疑你的用心了。”
“臣一心为大绥着想,怎么到圣淑嘴里臣竟成了那个居心叵测的小人了?”
眼看两人又得吵起来,郦首辅立刻道:“摄政王息怒,老臣省的您深谋远虑,但是……老臣还是赞同娘娘的话,此时不做,又要拖到几时?老臣有个建议,还请摄政王听老臣道来。”
“郦首辅说吧。”
“这件事,就由户部着手调查,监察院负责监督,您觉得如何?”
燕莫止还没开口,却听年幼的皇帝乍然出声道,“朕觉得不妥。”
郦首辅眸里闪过一丝讶异,很快又收敛下去道,“皇上为何这么说?”
“户部出了岔子,却由户部着手调查,岂不是有失公允?”
他说话声音不大,可如此直白的话却有如金子掷地一般,令底下的群臣感到哗然,连嘉月和燕莫止也是怔了一瞬,方才反应过来。
嘉月喝了一声,“皇帝。”
陈尚书一脸惶恐地站了出来,“请皇上明察,户部一向按规矩办事,这顶帽子,老臣实在担当不起啊……”
“陈尚书劳苦功高,谁都看在眼底,是皇帝一时口快,你不必放在心上,你说是吗,皇帝?”
宝座之上的皇帝这才发觉自己被点了名,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暗暗攒紧了双拳道:“是朕失言,陈尚书莫恼。”
“老臣不敢。”陈尚书诚惶诚恐地弯下了腰。
“平身吧。”
“谢皇上。”陈尚书说着,刚欲起身,没想到脊椎传来咔嚓一声,一阵钻心的痛从后腰蔓延了开来,他咬紧牙关,冷汗直流,好半晌,才扶着后腰站直了身体。
嘉月的眸光透过那一方帘子瞟了过来,将那一举一动纳入眼底,于是开口关怀道:“陈尚书身体不适?”
“多谢圣淑挂怀,老臣的腰椎不好,老毛病了。”
嘉月道:“陈尚书年迈,确实应该休养生息,不过户部的事,没有谁比得上你熟悉了,既然这件事已经定了下来,那么朕有一个建议,由摄政王着手调查,户部全程配合协助,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臣子们纷纷用余光偷觑宝座上那个脸乌云密布的摄政王。
郦首辅却率先开了口:“圣淑英明,臣没有意见。”
于是半数的人也躬身道,“臣等也无异议。”
嘉月又将目光挑向了燕莫止,“摄政王呢?”
他侧过脸,视线与她撞到了一起,定了一瞬才道:“既然诸位卿家都没有异议,那孤便恭敬不如从命吧。”
—————————————————
①糖霜莲蓬